生态篇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“绿色征程” 济南环保五十年
1975年4月,济南市环境保护办公室成立,正式揭开全市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。从治理工业“三废”开始,历经机构更名、区划结构调整,济南生态环境治理迈向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“黄河时代”。
五秩芳华,向新而行。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新黄河·济南时报特别推出“济南环保五十年”专题报道,通过梳理生态环保的大事件、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果,展现济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不懈努力与向好变化。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的探索与实践,激励更多人关注生态环境,共同建设与守护“美丽济南”,希望“今天”的努力让“明天”的济南天更蓝、地更绿、水更清。今天推出生态篇——生物多样性保护的“绿色征程”。
万物各得其和以生,各得其养以成。生物多样性是维系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核心纽带,其重要性贯穿生态服务、资源供给、文化传承及可持续发展。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生态命题,更是人类文明存续的必然选择。
2001年,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济南张夏—崮山华北寒武系标准剖面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,也是济南市第一个自然保护区。
2021年,历下区入选第五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,莱芜区房干村获评第五批国家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,是省内首个获此殊荣的村庄。
2022年,济南市启动生物多样性优先区域调查工作。济南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有关部门联合印发《济南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(2021—2030年)》。
2023年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物多样性线上展。槐荫区入选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,历下区获评第七批国家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。
2024年完成济南市千佛山—龙洞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;成立济南生物多样性科普专家团;印发济南市《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》;建设完成济南市生物多样性观测站,接入“智慧生态黄河”平台运行。